尊敬的史展翔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我省积极申办全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关注支持,省体育局对您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体育强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出了建设体育强省、健康中原的发展目标。申办全国运动会,对促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体育综合功能,加快体育强省建设,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进程,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省体育局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推动体育事业发展。近年来,河南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竞技体育位居中西部前列。第十二届全运会上,获得14.5枚金牌、7枚银牌、18.5枚铜牌,奖牌总数位居全国第12位、中西部第2位。第十三届全运会上,获得25枚金牌、18枚银牌、20枚铜牌,金牌和奖牌总数为参加历届全运会之最。培养出邓亚萍、刘国梁、陈中、贾占波、孙甜甜、李雪英、朱婷、吕杨等一批奥运冠军,为国家争得荣耀。全民健身蓬勃开展。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统筹推进群众“六个身边”工程建设,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1.9平方米。举办了“三山同登”群众登山健身大会、“武韵中原”传统武术大赛和首届“穿越壮美太行”国际徒步大会等赛事活动,带动全省3505万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2019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为1232.43亿元,增加值为492.47亿元,占同期全省生产总值的0.91%。体彩年销量连续6年稳定在百亿元以上。
二是大力推进体育场馆建设。通过承办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国农民运动会和河南省运动会等契机,大力推进市县“两场三馆”建设。目前,全省已建成“两场三馆”459个,其中体育场121个、室外体育活动广场106个、体育馆68个、游泳馆〔池〕57个、全民健身综合馆107个。郑州市现有具有承办全国性各类体育比赛项目能力的体育场馆30个以上,其中包括河南省体育中心、航海体育场和郑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8个大、中型场馆。洛阳、焦作、南阳、周口等10个省辖市已建成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河南省体育综合训练中心暨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今年,该项目已经列入了《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刚要》(豫政〔2021〕13号)。
三是丰富积累体育办赛经验。近年来,我省承办了全国农民运动会、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WTA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郑州国际马拉松赛、首届中国极限运动大会、全国女子排球超级联赛、中国男子足球超级联赛、中国铁人三项联赛、全国女子武术散打锦标赛、全国田径大奖赛、全国竞走冠军赛等近百次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尤其作为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天津主赛区外唯一分赛区,承办了射击(飞碟)、皮划艇(激流回旋)和空手道等项目赛事。这些赛事的承办,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竞赛组织和保障人员,积累了比较丰富、贴近全国运动会标准要求的大型赛事组织经验。
《全国运动会、全国城市运动会申办办法》(体竞字〔2010〕164号)规定,全运会、城运会须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名义提出申请。按照要求和程序,我省可以申请承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具体时间需要以国家体育总局通知为准。
尊敬的史展翔代表,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您的提案建议,进一步提高认识和政治站位,认真搞好顶层设计,加快推进项目落实,加强检查督导推进。进一步与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和郑州市加强沟通协调,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作。
感谢您对全省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今后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单位:省体育局竞技体育处
联系电话:0371—63862549
2021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