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2023年全省体育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总结回顾2022年以来体育工作,安排部署工作任务,旨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聚焦主业、服务为民,深化改革创新,夯实基层基础,突出工作重点,争创一流业绩,全面加快体育河南建设。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宇峰作工作报告。
会议指出,2022年以来,全省体育系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寄予河南“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殷殷嘱托,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创新理念思路,转变思维方式,务实工作作风,各项体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全民健身方面。丰富公共体育供给,优化全民健身服务保障。全省体育场地总数达到31.13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8平方米,各类体育社会组织7396个、体育俱乐部2086个、社会体育指导员29.2万人,带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3505.4万人。
竞技体育方面。夯实竞技体育基础,提升争光添彩综合实力。上半年向国家输送运动员95人,输送教练、医务、科研等人员20人,高标准组织省十四运会青少年竞技组24个大项预赛,授予11个单位为“省市联办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基地”,成功举办郑州F1摩托艇世锦赛、WTT新乡冠军赛、中国超级跑车锦标赛、第五届世界围棋公开赛等,2022年在世界、亚洲和全国最高水平比赛中共获得20枚金牌,实现了办赛参赛“双出彩”。
体育产业方面。供需两端持续发力,助力体育经济转型升级。建立“政府搭台、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常态化促消费机制,成功举办两届“河南体育产业博览会”,组织首届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
同时坚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建工作、体育工作全过程,积极推进清廉体育建设,抓实抓牢体育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有效扩大体育文化宣传和对外交流,不断提升依法治体整体水平,为体育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省体育系统面临备战参加杭州亚运会和第一届学青会、举办第十四届省运会等重大任务。会议要求全省体育系统认清面临的任务和形势,持续增强推进体育河南建设的信心决心,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并且对下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了统筹谋划——
切实推动省委重点工作任务落实见效。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健全竞技体育激励机制、注重赛事活动引领、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主动把体育发展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抓实抓好省十四运会筹备,突出赛事组织、赛事保障、安全稳定和开闭幕式等重要环节和关键任务,确保赛事安全、顺利、精彩。
积极构建更高水平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持续补齐场地设施短板弱项,加快实施县市“两场三馆”建设,积极推进各地的补短板健身工程,积极打造“体育+公园”的全民健身绿色模式,提升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达标率,推动“10分钟健身圈”覆盖率。不断丰富赛事活动服务供给;积极构建省市县乡四级品牌赛事活动体系,持续办好全民健身大会、社区运动会、“村BA”等活动,全省年度各级各类赛事不少于4000场;注重发挥体育社会组织作用,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体育社会组织,同时深化“体卫融合”,组织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专业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交叉培训;强化社会体育指导员推广健身方式、带动健身活动、普及健身常识等职能作用,有效提升科学服务指导水平;大力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向乡村倾斜,补齐全民健身工程短板,乡镇和行政村设施达标率分别达到95%、90%以上;以“美丽乡村”为主题,打造“体育赛事+乡村旅游+传统文化+全民健身”多元融合发展的品牌体育赛事活动。
着力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发展实力。突出顶层设计优化项目结构,聚焦优势项目,挖掘传统优势项目,夯实基础项目,抢抓新兴项目,切实打造具有河南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优势项群;完善制度机制抓细抓实队伍,制定重大赛事奖励政策,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增强项目优势持续打造优势项目和优势项目群,持续实施“选星计划”,拓宽人才培养选拔面,加强运动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三大球”振兴发展,完善制订发展规划,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形成更加科学的河南“三大球”发展新模式;增强重大赛事出彩功能,积极做好亚运会、奥运会备战工作;积极引进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赛事、精品赛事,持续办好WTA郑州网球公开赛、WTT乒乓球世界杯等赛事。
不断形成体育教育协同推进格局。坚持培基育苗,推进实施乡村体育后备力量“雏鹰计划”,每年举办省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不少于104项;强化体校职能,支持县(市、区)探索体校建设新路子,争取“十五五”期间实现县级体校全覆盖;做好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参赛工作;建强后备基地,充分发挥首批省市联办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基地探索引领作用,实施基地项目发展“精细”工程。创新体教融合;大力推进《关于河南省大中小学校教练员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开展多样化的“奔跑吧·少年”主题活动。
大力推进体育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发挥政策导向作用,设立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制定实施全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等政策,指导和引领体育产业发展;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做大做强武术产业,完善航空运动产业链,推动街舞、自行车等特色产业发展;创新河南体育产业博览会,积极办好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扩大产业延展能力,依托以“三山两河”为代表的山水资源,发展登山、漂流、攀岩、冰雪、航空、露营等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增强市场消费需求。持续发放体育健身优惠券,创造体育消费等新热点,持续推进体育彩票高质量发展。
积极营造河南体育特色文化氛围。培养青少年体育精神,组织优秀运动员、运动队开展“冠军进校园”等公益活动;增强河南体育文化特色,重视对武术、龙舟、棋牌等传统体育项目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加强体育文化精品创作;推进体育文化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少林、太极、健身气功、龙舟等传统体育活动影响力,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加强体育文化宣传推广,充分利用传统手段和新兴媒介,广泛宣传河南体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全面提升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全面增强安全管理能力、持续推进体育改革创新;从严抓好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和执纪问责力度,从严查处违规违纪问题,坚持兴奋剂问题“零容忍”,确保兴奋剂问题“零出现”。
严谨细致、科学全面的统筹谋划,在河南体育人中引起了积极共鸣和反响。
“有回顾也有展望,并且从各个方面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会议精神非常鼓舞人心。”奥运冠军、河南省全民健身中心主任贾占波说。“作为一个体育工作者,一个全民健身工作的参与者,我感觉下一步,首先要从赛事活动的组织上再进行优化。比如社区运动会,前期要求县区一级机构、单位组织相关赛事活动,下一步我们会在农村地区继续下沉、深入。在培训体育社会指导员对群众进行科学健身指导方面,我们也会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继续优化、调整、创新。”
省体育局竞技体育处处长谢国臣说:“很振奋,会议有高度、有深度、有厚度。提出了结合国家政策,做好我省竞技体育的顶层设计;同时也提出了解决我们运动员的‘进口’‘出口’问题的有力措施,‘进口’就是如何选到优秀运动员,‘出口’就是运动员退役出路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优秀运动员退役的出路,就难以吸引好苗子和更多竞技体育人才。会议提出的建设后备人才基地,强化体校职能,挖掘培育一批金牌教练员,推进实施乡村体育后备力量‘雏鹰计划’,以及积极推动优秀教练员、运动员到大中小学任教等,都是非常好的措施。我们要做出计划,结合群众体育处,打通我们挖掘体育优秀苗子的‘最后一公里’。”
省羽毛球协会秘书长昌晓秋说:“羽毛球项是一个全民参与度比较高的项目,所以我们把赛事活动作为引领,一方面引进国际赛事以及国内高水平赛事,一方面打造我们省自主的、包含业余赛事、俱乐部赛事、青少年赛事在内的赛事体系。与此同时,从裁判员、运动员到教练员,我们也在致力于专业人才培养。在体教融合方面,我们协会现在首先做的就是和大学加强体教融合,目前和7所大学已经建立了羽毛球项目体教融合示范学校,下一步,我们还会开展更多的羽毛球进校园活动。”
新乡市体育局局长于志杰说:“体育工作不是体育部门一家的事,大家都有责任,它也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项伟大的事业。有了体育,那么我们群众的精气神就不一样,我们整个社会的精气神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体育让我们大家受益,大家共同把这件事做好。”
郑州市体育局局长李雅说:“我们将以全民健身三级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抓手,扩大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服务和体育运动。我们将会以体校的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作为抓手,提高我们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提升我们郑州市的竞技体育水平。我们还会以WTA郑州网球公开赛、郑开马拉松、郑州黄河马拉松等重大的赛事作为载体和平台,提升打造郑州新的城市名片。我们还会按照郑州市关于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10项政策,为群众营造更多的体育消费新场景,实现体育产业的提质增效。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做出体育人应有的贡献。”
会议期间,省田径自行车运动中心、洛阳市体育局、漯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焦作市体育局、河南省龙狮龙舟运动协会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会议还组织了分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