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努力开创青少年运动员梯队建设新局面

发布日期:2024-03-05 08:58 信息来源: 局办公室

       近年来,郑州市体育局坚持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体育后备人才,奋力开创青少年运动员梯队建设新局面。

  真心爱才  求贤若渴壮大青少年运动员队伍

  后继有人是根本大计。工作中,我们坚持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真心爱才竭尽全力,努力发展壮大体育后备人才队伍。

  (一)开展活动发现人才。坚持开展国家、省、市三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选活动。对参评学校的项目开展、学生参训率、校园联赛开展、竞赛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估,督促各学校引导更多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从中发现和培育竞技体育苗子。目前,全市共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83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100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点县(区)2个、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2个、市级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6个、省级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99所、市级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168所。2017年,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优秀改革试验区”称号。

  (二)拓宽渠道选准人才。坚持“选好苗子、着眼未来、积极输送”方针,组织优秀教练员深入学校、幼儿园、俱乐部、校外培训机构等,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竞技潜力的少年儿童早育苗。发挥教练员专业优势,深入学校指导训练工作,适度参与学校训练管理,丰富体育赛事活动。我市跆拳道、空手道、排球、田径、武术等项目在普通中学设立固定训练点,长期开展日常训练。在与武校长期合作共同打造武术特色项目的同时,与社会体育俱乐部一道,创新“市队俱乐部办”模式,整体形成了体育学校、社会学校运动队、体育俱乐部有机融合、多元投入的新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三位一体”培养体系。

  (三)政策红利吸引人才。为吸引更多优秀运动员苗子进入专业队,鼓励各项目教练员重视输送工作。制订了《郑州市大中小学校教练员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 》,要求被命名的各级基地、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具有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原则上至少设置2个学校教练员岗位,从业人员必须是获得过省级及以上比赛的优秀成绩。同时,为鼓励各项目教练员加强输送工作,我市加大输送教练员的奖励力度,按照输送运动员在国际、全国比赛的成绩折算省运会金牌数,按省运会标准对教练员进行奖励,十四届省运会周期教练员输送奖励金额,占省运会总奖金的近20%,超过100万元。

  悉心育才  锻造技艺高强青少年运动员铁军

  抓好青少年运动员梯队建设,仅靠体育部门单打独斗工作起来很困难,也很难圆满完成任务。我们坚持把力量结合起来强力推进,把工作融合起来同步发展,把资源整合起来共建共享,着力锻造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铁军。

  (一)坚持体教融合育苗。郑州市体育系统所属训练单位有学籍的学生不到200人,绝大部分的体育苗子在全市中小学。各项目教练员走进学校,与学校体育老师共同开展训练,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省实验、十一中、冠军中学、七中、八中,这些学校长期开展田径基础大项,在本届省运会上收获颇丰;足球项目有郑上路小学、金桥学校、三十一中、丽水中学、市九中、群英中学等学校,多所学校的蓬勃开展,为我市足球队输送了一大批优秀苗子,为我市包揽本届省运会足球项目全部组别冠军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大球及田径在本届省运会上共获得57枚金牌,超过我市金牌总数的三分之一。

  (二)整合社会资源育苗。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青少年业余训练,创新开展市队校办、市队社会俱乐部办模式。依托固定的学校或俱乐部统一培养,弥补了专业体校在招生选材、运动员文化学习以及训练场地、教练不足的矛盾。开展市队与登封塔沟武校合作,该校承担散打、拳击、跆拳道、武术套路等项目的训练、组队和参赛任务,在本届省运会上共取得27金的优异成绩,其中拳击取得11项冠军。羽毛球项目是第一次入选省运会,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与侨飞等羽毛球俱乐部合作,利用俱乐部场地和教练资源,加强组织集训,在本届省运会该项目取得全部14枚金牌中的8枚,远超预期。

  (三)借助赛事活动育苗。在中小学校推广普及“简化少林拳、少林武术操、中国武术段位制套路”,推进“武术文化进校园”。开展“奔跑吧·少年”冠军进校园活动,通过冠军运动员开展校园交流,用榜样的力量唤醒青少年运动潜能,促进儿童青少年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和全面发展。积极搭建赛事平台,完善郑州市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体系,举办“贺岁杯”郑州市青少年足球比赛、郑州市青少年游泳冠军赛、郑州市青少年3V3篮球挑战赛、郑州市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等30余项青少年体育赛事,有力营造了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训练的良好氛围。

  精心用才  全面做好做优青少年运动员保障

  真心爱才需要善待人才的心态,悉心育才需要甘当人梯的格局,精心用才需要选贤任能的胆识。在建设青少年运动员队伍的实践中,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一)涵养青衿之志。注重对教练员、运动员的思想引导,以思政课为依托,开展“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活动,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党史、国史、体育史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弘扬“更快、更高、更强”奥运精神,激发青少年运动员矢志报国之心和争金夺银的激情。

  (二)强化实战能力。加强日常训练管理,提倡科学训练,提高训练效果,预防减少伤病。抓好赛前强化训练和适应性训练,组织好外训、集训和合练,有条件的项目组织开展早练、晚练等,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日积月累提升青少年运动员实战能力。逐队逐人签订参加比赛目标任务书,紧盯目标强化拼搏进行意识。

  (三)抓好服务保障。训练单位恪守“一切服务于竞训、主动服务运动队”的职责和使命,全力做好思想教育、文化教育、训练条件、科研保障、后勤服务、备战经费和奖励等各方面保障,不断构建完善学、训等核心保障体系,切实让运动员训练得舒心、安心、暖心,激励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争金夺银。我市代表团蝉联本届省运会金牌、奖牌、总分三个第一,全国首届学青会上取得17金、13银、12铜,创造历史。

  新的一年,郑州市体育局将充分利用省市联办基地、教练员金牌工作室等有利条件,在青少年训练梯队建设上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为河南省竞技体育输送更多人才,为体育河南建设贡献更多郑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