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冲刺,快,快,加速!”3月15日上午,在焦作市体育中心体育场,随着焦作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队主教练张鹏急促的喊声,正在进行800米跑的十余名队员又加快了速度。
当天,市体育运动学校体能大比武活动火热举行,来自该校田径、重竞技、射击射箭、游泳、球类等六大中心的近800名运动员展开激烈角逐。
不负春日好时光,比武练兵正当时。为检验冬训成果,提振精神、激发斗志、强化本领,市体育运动学校开展体能大比武活动。此次大比武活动,市体校紧密结合青少年选才、训练规律和特点,精心设计了包括100米、800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或屈臂悬垂、平板支撑、1分钟跳绳、原地掷羽毛球、5米三向折返跑在内的8个比赛项目,覆盖了5个年龄组。
“通过体能大比武,不同训练中心、不同项目的运动员同场竞技、相互比学赶超,营造‘以比带练、以比促练、比练结合’的备战氛围,激发全体教练员、运动员积极向上、你追我赶的训练热情。”市体校副校长卢琳说,这些项目将全面考察参赛选手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协调性等核心体能素质,为检验冬训效果提供依据,为选拔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未来之星苗子提供科学依据。
赛前,运动员们热情高涨。大家纷纷进行热身运动,拉伸、慢跑、活动关节,个个跃跃欲试,准备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
比赛现场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运动员们奋勇争先,展现出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围观的队友和教练员也不遗余力地为选手们加油鼓劲。
原地掷羽毛球比赛现场,托起、运力、屏息敛声,瞬间爆发,全力一掷,羽毛球在空中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飞向远处的终点;在800米比赛现场,这是速度的较量,也是耐力的比拼,起跑、加速、超越、冲刺,分秒必争,突破极限;平板支撑比赛现场,参赛的运动员们咬牙坚持,汗水滑落坚毅的面庞,为了荣誉,绝不放弃,每一分钟的坚持,都是自我的提升……
古典跤运动员常杞德在平板支撑比赛中坚持了35分钟,被冠誉“平板王”。他透露,自己随队去年冬训进行了几个月的体能强化训练,主要针对身体协调和核心力量等,此次比赛让他深刻体会到将体能素质转化为技术能力的重要性。
本次大比武中年龄最小的选手是一群网球运动员,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仅6岁,每次出场都能收获热烈的掌声。今年7岁霍姝伊首次参加大比武,尽管年纪小,奔跑冲刺、跳远投掷、平板支撑等毫不逊色,在比赛中展现出不服输的劲头。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取得辉煌成绩的背后,必定充满了艰辛和汗。训练量是每天训练的重要指数,采访中,几个运动中心的教练员道,田径队竞走运动员每天最低要走25千米,中长跑运动员每天至少要跑30千米的路程,相当于大半个马拉松里程;跆拳道运动员一天训练5个小时,其中侧踢训练一天要踢1000次……
“运动员背后所付出的辛苦,是常人无法轻易承受甚至是想象不到的高强度训练。”卢琳告诉记者,此次体能大比武是对冬训阶段性训练成果的全面检验,通过比赛,清晰地展现出运动员们经过冬训在体能方面取得的显著进步。同时,也为后续的训练计划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帮助教练们精准把握运动员的体能短板,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此次大比武沿袭了往年的项目设置,从测试项目到组织工作,都由专业人员精心实施,测试项目综合考量运动员的耐力、爆发力等各项能力,全面考察运动员的综合体能素质水平的同时,方便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
作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市体校始终肩负着为国家输送优秀体育人才的使命。今后,市体校将继续优化训练模式,提升训练质量,助力更多青少年运动员在体育道路上茁壮成长,为焦作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