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体育梦想,一项运动的创新实践。鹤壁市,这座位于河南省北部的“小而美”城市,近年来因一项新兴运动——匹克球而声名鹊起。
2023年,鹤壁市抢抓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机遇,率先引进匹克球项目。这项融合了乒乓球、网球和羽毛球元素的运动,凭借“易上手、趣味强”的特点,迅速风靡全市。同年,鹤壁市被世界匹克球联盟授予“中国匹克球之城”称号,成为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由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规划的年度国内匹克球最高级别赛事——2025全国匹克球锦标赛拟于2025年9月25日至28日在鹤壁千鹤之舞体育馆举行。匹克球这项新兴运动不仅为鹤壁市注入了活力,更成为展示城市创新精神与国际化形象的“金色名片”。
从无到有 匹克球运动在鹤壁生根发芽
鹤壁市创新构建“政府主导、赛事引领、全民参与”的发展模式,推动匹克球运动实现从“小众运动”到“全民热潮”的华丽转身。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匹克球运动场地800余块,构建起覆盖公园球场、校园场馆、社区广场和商业中心的匹克球场地网络。培养专业教练员、裁判员260余名,带动参与人群突破万人。先后成功举办第一届全国匹克球锦标赛、2025鹤壁国际匹克球邀请赛等高水平赛事,其中,2025鹤壁国际匹克球邀请赛吸引了来自14个国家的国际专业运动员及国内匹克球运动员、爱好者同台竞技。
短短两年时间,鹤壁以匹克球运动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小城市办大赛事、新运动促大发展”的特色发展路径,不仅让这项新兴运动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更成功塑造了“中国匹克球之城”的闪亮城市品牌,为城市转型升级注入全新动能。
以赛为媒打造全国匹克球赛事高地
赛事是推动匹克球普及的核心引擎。鹤壁市以“月月有比赛、全年不断线”为目标,构建起多层次、全年龄段的匹克球赛事体系。
2023年9月,在鹤壁举办的中国(鹤壁)匹克球国际表演赛,是世界匹克球联盟在中国举办的首场国际性赛事,吸引3000余名观众现场观赛,标志着匹克球运动推广在鹤壁正式启动。
2024年更是赛事丰收之年,鹤壁市先后举办鹤壁市首届匹克球公开赛、第一届全国匹克球锦标赛、中小学生匹克球比赛等重要赛事,其中,第一届全国匹克球锦标赛吸引了全国26支代表队300余名运动员参赛,极大提升了鹤壁市匹克球运动的影响力。
今年鹤壁的匹克球赛事水平、规格和规模均再创新高。鹤壁市第二届匹克球公开赛吸引了全市97支队伍、1200余名选手参赛。6月13日至15日举办的2025鹤壁国际匹克球邀请赛吸引了来自西班牙、意大利、瑞典等14个国家的约50名国际专业选手,与国内匹克球运动员、爱好者共计300余人同台竞技,为鹤壁注入国际化活力,助力鹤壁打造全国匹克球赛事高地。此外,鹤壁市全民健身季暨匹克球循环赛正如火如荼开展,县区、学校、企事业单位间的交流赛、周末赛已实现常态化,形成了浓厚的运动氛围。由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规划的年度国内匹克球最高级别赛事——2025全国匹克球锦标赛拟于9月25日至28日在鹤壁千鹤之舞体育馆举行。
为保障赛事品质,鹤壁创新打造“体育+文旅”融合模式。赛事期间配套淇河诗经文化展演、浚县古城游览等活动,带动旅游人次增长28%,引入国际级裁判团队,开发吉祥物玩偶等文创产品,延伸产业链条。
产业破局 探索“匹克球+”融合发展新路径
匹克球的火爆发展,为鹤壁体育产业注入新动能。目前,全市已形成“器材制造+赛事运营+体旅融合”的产业雏形。
在鹤壁市探索匹克球产业的进程中,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优势正在显现——依托煤化工产业,鹤壁形成了从聚丙烯等原材料供应到高端装备制造的完整匹克球产业链条,这一产业协同优势在全国范围内都属罕见,为匹克球产业链延伸提供了独特条件。依托这一优势,鹤壁本土体育装备制造企业迅速成长。鹤壁市卓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引进匹克球全自动生产线,专注于高端碳纤维匹克球拍的研发制造,其产品凭借轻量化、高强度的特点,年产能已达10万支。位于浚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河南给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依托浚县橡塑产业基础,启动匹克球等体育用品生产设备和检验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实现匹克球配套器材规模化生产,产品远销海外。
体旅融合释放效益。鹤壁充分发挥“中国匹克球之城”品牌优势,结合淇河诗经文化、大运河历史遗存等特色资源,在淇河沿岸、浚县古城等特色场景举办赛事,配套豫剧、皮影等非遗展演,形成“跟着赛事游鹤壁”的特色模式。
聚焦匹克球运动,鹤壁系统构建品牌体系,设计城市专属标识、吉祥物及主题曲,开发文创伴手礼,赋予运动文化内涵,使“中国匹克球之城”成为城市新IP。同时,主动对接国家体育总局,积极争取承办更多国家级赛事,推动建立常态化办赛机制,持续强化品牌效应,以体育IP激活城市发展新动能。
全民共享 让匹克球成为“城市生活方式”
如何让匹克球从“赛事热”走向“日常化”?鹤壁市打出“组合拳”,创新推出场地便民化、活动生活化、推广专业化等举措,让匹克球真正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成为城市新的生活方式。
场地“触手可及”。按照“因地制宜、便民利民”的原则,采取改建与新建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匹克球场地建设。截至目前,全市主城区场地已全部免费向群众开放。体育公园、桃园公园、明达足球场等处的场地已投入使用,千鹤之舞体育馆场地达到国际比赛标准。
推广“全域覆盖”。鹤壁深化匹克球运动推广普及工作,通过推动匹克球运动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公园、进商圈,丰富全民健身活动内容。同时,建立健全匹克球人才培养体系,先后选派20余人赴深圳、郑州参加国家、省教练员讲师培训,通过邀请世界匹克球联盟教练团队、天津匹克球队教练员来鹤举办专业培训班、开展赛事交流等方式,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教练、裁判和运动员,培养骨干力量260余人,为匹克球运动普及推广提供人才保障。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社区活动等渠道,广泛宣传匹克球运动知识和文化,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如今在鹤壁,匹克球已成为跨越年龄、职业的“社交货币”,更是全民健身的生动实践。
从一项新兴运动到城市品牌,鹤壁匹克球的“出圈”之路,正是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在基层的创新实践。据介绍,未来,鹤壁市将继续以匹克球为媒,完善产业链条、培育人才梯队、深化体旅融合、推动全域协同普及,推动匹克球项目科学化、持续化、规范化、系统化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独具特色的鹤壁方案,让这座“中国匹克球之城”的金字招牌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