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排联赛 五年深耕他从校长到教练 为学子“打”出未来

发布日期:2025-09-28 08:18 信息来源: 综合自顶端新闻

  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第一阶段比赛近日已结束。在刚刚落幕的赛场上,留下了许多动人瞬间与鲜活的人物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位“多面手”——他既是运筹帷幄的校长,又是亲自上场指导的教练,更是队员们心中的“定海神针”。

  他就是王小波,三门峡市陕州区第一高级中学校长,也是全国少数仍坚持在一线教学的高中校长教练。五年来,他带着对体育教育的执着信仰,硬是在排球基础薄弱的豫西地区,带出了一支闯进省运会前三强的队伍。

图片

上图最右为王小波校长

  从“一无所有”到“全省三强”的逆袭

  2019年11月,刚上任校长不久的王小波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组建校排球队。“当时全校连个专业排球教练都没有,场地设施简陋,孩子们对排球的认知几乎为零。”回忆起步时的艰难,王小波感慨万千。没有专业教练,他就自己上;没有训练体系,他熬夜研究国内外先进经验;没有苗子,他一个个班级去选材。

图片

  2020年秋季,全市特长生招生遇冷,最终只在陕州区招到20人。面对窘境,王小波带着教练组啃硬骨头、想新办法,一方面向省市体育局争取支持,另一方面加强科学训练。一年后,这支“草台班子”竟在省青少年排球锦标赛中双双打进八强,12名队员获得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证书。

  训练场上的“校长教练”

  每天下午4:30,当其他校长可能在处理行政事务时,王小波总会准时出现在排球馆。“发球要压腕!注意移动步伐!”训练场上,他时而亲身示范技术动作,时而大声提醒队员站位。虽然行政事务繁忙,但他坚持每天带队训练两小时,周末更是全天泡在训练馆。“王校长的训练课既严格又生动,”高二队员告诉记者,“他总能一针见血指出问题,还经常拿自己当年打篮球的经历激励我们。”

图片

  在王小波看来,坚守教学一线是天经地义的事:“我是体育人出身,懂训练、懂学生。当校长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只有在一线才能把握队伍的真实状况。”

  五年耕耘结硕果

  五年来,陕州一高排球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95人获得国家一、二级运动员证书;30余名队员被广州体育学院等高校录取;2023年省运会学生组比赛,高中男、女队都获得了第三名;沙排队闯进全国前八,创河南历史最好成绩。

图片

  更让王小波欣慰的是,本次豫排联赛,许多毕业的队员纷纷选择回到家乡参与比赛,助力球队训练。王校长感慨地说到:“这支队伍组队时间短、练习紧张。张梦琪是陕州一高在校生,史琪格是该校毕业的大四学生,一召唤就回来了;此外还有两位“宝妈”队员,平衡家庭与训练很不容易。”

  基层体育工作者的坚守

  王小波的例子在全国范围内比较罕见。通常情况下,高中校长很少有一线教学,更不用说担任专业运动队教练。“基层体育工作者最难的是坚持。”一位基层体育从业者如是说道,“王校长五年如一日深耕排球教育,既要抓学校管理,又要抓训练比赛。”

图片

  如今,陕州一高已建成从小学到高中的“3621”梯队培养体系,与6所小学、2所初中建立合作关系,每周派教练送教上门。此外,学校沙排训练基地还建成了5块训练场地和1块决赛“双国标”场地。

  在本届豫排联赛中,三门峡队全力以赴,在赛场上展现出了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风貌。“体教融合的意义不仅在于拿奖牌,更在于培养人。”王小波说,“看着孩子们通过排球改变命运,考上好大学,成长为有用之才,这就是我作为基层体育工作者最大的成就。”